为什么说AR也救不了纸媒?从过往变革证明给你看
近日,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争”被再一次炒热。新媒体有人表示:“报纸除了倒闭没有别的出路、新旧媒体不可能融合、纸媒转型做独立APP的时机已经过去。”网上的争论更多是以体制、内容、为出发点。
从科技角度来看,很多人都说AR技术或许是“纸”的新机遇。因为AR技术可以创造新的阅读环境。但我认为这些是早期不成熟的概念。AR技术拯救不了纸的颓势。
狭义上的AR是利用手机或者平板,创造出新的三维环境。当然此类AR显示出的内容不是指脱离任何屏幕的3D立体画面,而是指在屏幕上展现出结合当下空间而显示的内容。让屏幕利用摄像头来捕捉信息,并且会随着你的移动呈现不同的角度。
广义上的AR是指使用穿透式的HMD甚至是裸眼可以看到“真实的图像”。
狭义AR的造价纸媒无法承担
未来每个人都会拿着手机去看每天的纸质晨报?
旧的纸媒已经和和AR技术结合了很多年,美国的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、英国的《金融时报》都玩过手机拍一拍出现“二级界面”。相对的讲,最成功的案例是13年日本的《东京新闻》,为了吸引更多的儿童看报,专门设计出了AR模块:智能手机用摄像头捕捉到一些文章时,手机上会出现一些卡通形象。
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?所有的的大媒体都想借助AR拯救纸媒:在纸媒固定版面的“一级界面”上增加移动设备AR这个“二级页面”。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,纸媒或许可以借助此技术弥补“无法统计数据”、“无法检测广告投放效果”的不足。但事实是,没有一家纸媒真正长期的使用了纸+屏幕结合的方式。尤其是报纸类。
有人说,营销是另一种情况,如宜家的AR宣传册可以让3D图像的的桌子“摆放”客厅里看效果。AR与报纸结合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省那“浪费的50%的广告费”,让平媒广告也有KPI。但如前面所说这不能焕发其生机。
用于营销AR的内容是广告商自己制作的,同一组广告可以投到不同的期刊杂志上。这与期刊杂志本身自产内容的提高和交互的提升没有关系。要知道,AR应用的图像渲染,以及后台数据库的建设是需要每次都更新的。每个新的新闻事件就去做一次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从资金角度来说也很难有资本会直接和传统纸媒进行合作。
就算前期有人尝试,这些“特别刊”也会保持在人们无法承受的价格,顶多可以搞一次众筹,出一个纪念版。未来在收藏级别的画册、广告宣传册、儿童教育书籍上AR会有一波爆发。但对平媒内容本身可能改变不了太多。
广义AR如果与纸结合成功,那么纸的概念也没有了
《哈利波特》的电影中的魔法报纸,多年来也有无数的杂志商、电子书厂商去“实现”。纸媒管这种新型报纸叫交互式新闻纸。
比如美国《娱乐》周刊曾在一期将厚度为2.7mm配备了锂电池的屏幕嵌入到杂志上,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,因为上面容纳的视频的时间仅仅有40分钟。去年AnOther这部时尚杂志在3月5日“出版”的限量版中,也安装了高清LED的屏幕,售价高达125欧元。
当然在16年的三月五号,美国科技媒体也扒出了谷歌悄悄申请的新专利:谷歌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的两个AR专利被曝光。可交互的AR“书籍”,“书籍”内部加载了扬声器、压力传感器和阅读装置。
国内都说这是纸质书的新形态。可又有几个人知道:去年谷歌上千项新专利,并不是每一个都会去落实到实际产品的。今年谷歌和微软在AR上的发力点完全不一样,微软花大力研发的HoloLens属于头戴式AR设备。谷歌则选择Project Tango项目绘制出周围世界的 3D 模型。纸质书专利只是谷歌做的一个实验而已。
所以我们为了得到一个纸“未死”的结果,就要给之安装上电子屏幕,或者是开发一套AR画面吗?可能未来这些更容易成为收藏品,纸媒将慢慢成为为社会小部分人消遣的内容渠道。看纸质的杂志将是很风雅的,但终将不会是普遍的。
所以用“技术”来让纸活下来,反而是抵挡“技术趋势”本身。与其想学J.K.罗琳笔下《预言家日报》的“技术”,不如学学其内容上的创新。纸媒真正的新闻基因如何传承才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。
- 微加分享:设计好网站导航是网站建设的重要一步2017-03-30 09:29
- 微加:常见的企业网站都有哪些功能2017-03-29 10:20
- 微加分享:处理垃圾页面,让营销网站排名更好2017-03-24 14:36
- 微加分享:专业的网页风格指南应该如何制作?2017-03-20 17:42
- 微加分享:中小企业做响应式网站建设的好处有哪些2017-03-17 09:16
- 惊艳朋友圈的十大H5,你被几个刷过屏?2017-03-15 09:54
- 微加建站:高级运营的执行思维2017-03-09 14:59
- 没有传统的行业 只有传统的思维2017-03-07 17:49
- 微加分享:医院建设网站的意义2017-02-24 15:02
- 解析:电商的下一站在农村2017-02-23 15:15